中國人沒有信仰嗎?其實,中國人一直都有信仰,那就是祖先、宗族、家。有人說中國人現在信的是“錢”,事實上,很多人賺錢自己都不怎么用,但當看到因為有了錢而讓家人過上了更舒適體面的生活、讓家人能夠因為自己而感到自豪時,心里會格外的滿足。家,才是讓他們不斷前行的信仰,才是支持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。
家,就是中國人的教堂。
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,這個家,總讓遠方的游子,歷盡千難萬險后,仍然念念不忘回家的路。無論刮風下雨,半夜三更,總讓行人歸心似箭,風雨兼程。
何為家的味道?
家的味道,也許就在你忙累了一天打開門時,那盞為等你歸來而點亮的明燈里;
家的味道,也許就在你饑腸轆轆時,那張擺滿可口飯菜的飯桌上;
家的味道,也許就在你身心疲憊時,那張柔軟舒適的大床上……
家的味道,由各種元素共同組成,這其中,有個重要的元素,那便是家具。
很多時候,家具不僅具有使用功能,也承載了人們對家的感情和記憶。歲月悠長,回憶久遠,家具見證一個家庭的團聚和分離,榮辱和興衰,見證了人們的成長與衰老,喜怒和哀樂。不管是華麗優(yōu)雅,還是簡單平凡,家具在日復一日的使用和接觸中慢慢浸染上家的味道,使人對其產生情感。而這種情感,在紅木家具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。
細品那些古意盎然,清秀雅致,柔婉秀麗的紅木家具,撫摸著那些雕刻精美的花紋、過渡自然的邊角、造型洗練的扶手,感受紅木家具細膩溫潤的觸感,坐在老家具上,閉上眼,仿佛能感受時光的流淌,聽到紅木家具的低聲細語。紅木家具,是有故事的家具,用得越久,記錄的故事越多。
也許就在那個刻滿雕花的柜子前,媽媽抱著年幼的孩兒,指著花紋說道:“看,這是花,這是草,這是山,這是水……”孩兒睜大眼睛,好奇地摸著這些栩栩如生的雕花,開始認識這個世界。
也許就是那個鎖頭壞掉了的箱子,里面放著一個調皮鬼最愛吃的零食,他總是趁爸媽不注意,偷偷地找到鑰匙,打開箱子,說好的只吃一點點,卻總是不小心吃光……后來,箱子的鑰匙早已不見,鎖頭也徒有形式,唯有箱子見證那段成長的時光。
也許就在那張造型奇異的茶臺前,知己二三,紅茶數壺,在午后靜謐的時光中,一起暢聊人生理想,抒發(fā)胸中情志,展望美好未來……
也許就在那張?zhí)珟熞?,爺爺端坐品一杯香茗,春看百花秋望月,夏吹涼風冬賞雪,享晨之清逸,暮之閑暇,剪影化成一張張詩意的中國水墨畫……
也許就在那張家人圍坐的方桌上,溫暖的燈光,母親彎腰盛飯的身影,父親燃起的裊裊香煙,飯香、菜香混合著紅木散發(fā)出來的獨特香味,組成一種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家的味道……
一件普通家具,用了三五年,也許因為搬家或是其他原因,會被更換,但一件紅木家具,卻會越用越有感情,越用越有家的味道。
紅木家具,經過幾百年的工藝傳承和文化沉淀,成為一件集實用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家具。沒有一種家具,能像紅木家具一樣歷久彌新,越用越喜愛,讓人傾入一種永恒不變的情感。它是古人貢獻給我們的一種家的文化,而這種文化通過一種具體實物不停地傳遞下去,這就是紅木家具的魅力。
歲歲年年,春夏秋冬,時間沒有給紅木家具帶來衰敗和陳暮之氣,反而越老越有味道。木韻悠長,歷久彌香,隨著時光流轉,風雨歷練,它慢慢沉淀了時光,安好了歲月。那些炙熱的感情,已融入木頭的紋理;那些深刻的記憶,在一榫一卯之間穿插。在中國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中,家具不再是沒有生氣的事物,而是一個有靈魂的人物。